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煤化工现实与未来交织 前景依然光明

2015-02-03 10:35:112602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编辑视点】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以及规划,另一方面是外界对煤化工项目经济性的担忧。虽然现实是短期油价低位将会继续施压煤化工行业,但长远看煤化工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化工现实与未来交织 前景依然光明
  
  神华宁煤集团总经理严永胜说,2015年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从煤炭和石油化工市场来看,也是形势为严峻的一年,压力和问题相互交织,挑战和机遇相互转化,多重矛盾叠加显现。而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坚持煤炭资源清洁和转化的方向应保持不变,理性的面对煤化工产品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煤炭的深加工和清洁转化的产业技术,依然是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价下跌带来影响
  
  近几个月油价及部分化工产品的持续下跌,对项目实施和下游链条的延伸拓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华鲁恒升规划投资部经理任格勇表示:“目前油价的大幅下跌,给许多项目进展带来不确定性。我们会密切关注原油价格走势及对石化产品的传导影响,一方面抓好现有项目实施,努力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会对后续项目重新排队论证和决策,防范投资风险,确保新项目的竞争力。”
  
  高水耗能否下降?
  
  煤化工之所以戴上“高水耗”的帽子,一直取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在节能节水上取得的成绩,主要是靠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企*,努力贯彻*节能节水的要求,对所属企业大力提倡、严格考核的结果。在这里,全国大型炼油厂每月均需要上报吨油耗能耗水的运行指标,每年都按指标好坏进行排队。中石化近年推行能效倍增计划,中石油也在推行炼化能量系统优化重大科技专项,每年均有数亿元节能节水专款资金投入。此外,石化企业还在信息化建设中实施能量管理系统EMS,使得总部可以对全国炼油化工企业的能耗水耗进行实时监测。
  
  相较之下,我国煤化工企业高度分散,构成复杂,有大型国营央企,如神华集团、大唐能源化工等;有地方国营企业,如陕西延长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山东兖矿集团等;有民营公司,如中国庆华集团等。对于这些企业,谁来监督考核?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如果煤化工节能节水完全由市场自由竞争来推动,那就只能凭各企业*的自觉了。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煤化工产业必须学会精打细算,将节能节水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煤化工过去靠原料价格便宜的成本优势粗放经营的“好日子”,可能已经结束,正在走向一个像石油化工一样精细管理、创新增效、节能节水的绿色发展新时代。
  
  放眼长远坚定信心
  
  胡迁林认为,开好示范项目是当务之急。“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煤化工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升级转型、规模化发展的初期,许多技术属于世界*,正在示范装置的验证阶段,把示范项目开好是当务之急。企业一方面应该在打通技术路线、收集数据、完善工艺等方面练好内功,积累经验,突破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在示范项目运行中找到提高产品经济性和节能节水等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探索出一条清洁、环保、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路径。”胡迁林表示。
  
  孙启文也认为开好示范装置十分必要。煤制油工艺过程复杂、工艺路线长,要经过较长的示范装置验证,才能大规模扩产,还要在大型装备匹配性应用及过程优化集成方面进行进一步验证和技术攻关,才能保装置的稳定可靠长周期运行。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助理、能源化工处处长李志坚也曾表示,目前阶段国家对新型煤化工发展的态度是支持鼓励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升级示范,而并非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保障示范装置的安稳长满运行,不断完善工艺路线,取得关键性数据是当前主要的任务。
  
  显然,在示范工程的运行当中,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煤化工得以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在一批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比如大型*煤气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间接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万吨级煤制芳烃、低阶煤分质利用等技术。正是这些我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煤化工产业得以在短期内脱颖而出。
  
  无论是要摆脱当前困境还是着眼长远发展,胡迁林认为技术创新始终是产业得以前行的内在驱动力。目前技术创新应着眼于3方面:一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转化率、降低能耗,提高示范装置的经济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拓宽煤化工产品的市场;三是要在提高装置的国产化率上下功夫。
  
  近些年,我国自行开发制造的大型煤气化装置、变换炉、低温甲醇洗、12万等级大型空分、压缩机、百万吨级煤制油反应器、6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反应器等装备,以及配套的锁斗阀、煤浆阀、渣水阀等特殊阀门等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这些技术的革新,我们更加要坚定煤化工发展的脚步。

上一篇:化工新材料为石化行业发展助力

下一篇:煤炭行业形势严峻 自救还需去产能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