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复苏势头渐浓 应用端“崛起”
- 2015-02-27 15:03:561993
光伏行业复苏势头渐浓 应用端“崛起”
光伏产业融资难有待缓解
现阶段,国内储能产业还没有单独成为大的产业,也没能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所以,融资难一直困扰着光伏产业。
陈乐伍表示,国外的光伏发电站的投资回收期基本为3~4年,而国内的分布式发电站差不多需要2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而电站的使用寿命仅为15年,所以,我国的储能领域投入资金较大,投资周期较长。一直以来,资金问题都是我国光伏行业挥之不去的“紧箍咒”。
据悉,*目前正与市场机构沟通,拟取消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制,转而采取注册制,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将由各银行统计额度,一次注册,自主分批发行。不过,该发行注册制尚需经*批准。该消息也引爆了整个光伏行业圈,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备受瞩目的光伏资产证券化将有望加速落地。
所谓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产品,即是将电站的未来收益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获取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陈乐伍表示,融资方式的创新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行业应用端“崛起”
日前,*公开征求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行业规范发展的趋势得以深化。在行业内部人士看来,光伏行业在规范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寻求自身发展的支撑点,需要行业应用端的走强。安徽合肥、广东广州等地对光伏应用的强调,或代表着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光伏产业在发展中一直存在“两头在外”的问题。所谓“两头在外”,是指原材料上依赖国外,市场也几乎全部在国外。据悉,在行业发展早期,95%以上的光伏产业向以欧盟为主的海外市场供货。这样的模式存在很大的“硬伤”,特别是当行业遭遇上游原料价格波动以及出口遭遇“双反”等情况时,国内光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相当“尴尬”:上游原料不一定有议价能力,下游应用在别人手里,且充满政治、经济方面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认为,国内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打开光伏应用市场。在他看来,国内光伏产业在经历发展的阶段性挫折之后,已经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行业预计将迎来规模扩大、发展前景打开的新阶段。据预测,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13万吨,达到的水平。若加上接近10万吨的进口量,多晶硅供应量或将达到23万吨。而行业复苏发生的背景是外部贸易壁垒并未消除并有愈演愈烈的可能。由此不难发现,行业回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逐步打开。
回顾2014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将打造光伏应用产业示范地、推进分散式光伏发电等,作为推动光伏产业落地的重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布了三项与光伏建设相关的文件,要求做好2014年光伏发电项目接网工作、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做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地方政府也顺势而动,如江西省鹰潭市出台了《鹰潭市加快推进全市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安徽合肥则提出积极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大型光伏地面电站,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光伏应用城”。可见,行业应用端崛起的势头明显。
在2015年的天,*发文《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从加强政策引导到发挥金融和资本作用等六大条,把中国光伏产业整合推向后阶段。过去,中国光伏产业起步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未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市场,都只能通过强化市场化竞争以保持和扩大这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