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

2015-03-10 11:21:122319
来源:新浪专栏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媒体导读】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全民都要为能源转型、减排、减污承担一部分成本。治理雾霾,人人有责。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
 
  雾霾治理和GDP增速不一定直接关联
  
  GDP和雾霾,应该说不仅仅是雾霾,和我们工业进程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原来我们首先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增速的问题,对环境的关注不够,也没有什么认识,倒不见得一定和GDP的增速有什么很直接的关联,是我们一个发展过程认识,一开始我们认识到可以在能源结构、行业选择方面会有所选择的话会好一些。
  
  就像现在丹麦,丹麦过去10年经济增速不减,但是它的化石能源一直在减少,整个欧洲在过去20年都是空气改善的一个大洲,不一定是直接关联的,这是我的回答。
  
  以前对能源安全认识有误区
  
  对煤的依赖问题被认为基础是由于能源禀赋,我不太认同。德国、日本,包括韩国,都是极缺乏资源的经济大国,他们也能做到不依赖。我们现在惯性,还有几千年小农经济的习惯,一直基于自然禀赋来谈能源结构,认为刚性很强,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直强调能源供给安全,不太强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改善。这种思维模式不是一下能去掉的。
  
  我们的煤一下子占*20%几到现在50%几,不是改革开放一直的水平,而是2002年开始的。用煤剧增,其实和对能源安全的认识不全面有关系,以为手中有的东西就是安全的。
  
  现在发现雾霾给我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带来*的不安全。所以怎么平衡看这个问题?过去发展模式过分强调了GDP,又过分强调了所谓的供给安全和资源禀赋约束,忘记了整个环境的承受。其实并不见得一定被这个约束住。
  
  煤炭的现实主义和环保的理想主义
  
  强调能源安全供给之外,还有能源的经济性。一吨煤如果转化为气来比较,现在一个单位煤的价格大概是30美元,不管怎么样一个单位的气都要7到8个美元,我们进口中亚的气在11—12美元,进口俄罗斯的气11美元。从经济性来讲,我们不得不使用煤为基础的东西,或者讲叫煤炭的现实主义和环保的理想主义权衡。
  
  对于环保和生存环境的问题,也不仅只是经济账。为什么的煤比例只有20%都不到?而中国为什么还有60%多呢?除了我们强调的资源禀赋、经济性之外,还有很重要一条,就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是生产大国,出口了很多能源,我们的经济结构中,能源是变成制成品出去了。在这样的约束下怎么解决,要尽可能减少直接燃烧排放,更多的集中。
  
  能源转型不是无代价
  
  要尽可能加快低碳能源,包括天然气,像这次*宣布的气价并轨,就是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实际是把整个天然气国内市场价格降下来。短期来说,有利于增加天然气的使用量,但是长远来说,它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进口和国内使用的价差,终还得要有人买单的。
  
  但是短期内把它提起来,成为不可或缺,因为能源转型一定有成本增加的过程,不可能是无代价的,这个代价怎么来分担?大概半年前,澳大利亚的大使问我,“你觉得为了减少污染和雾霾,中国每个人愿意增加多少支出呢?”我没法回答。
  
  我们觉得这都是政府的责任。在这方面要有全民的认识。全民都要为能源转型、减排、减污承担一部分成本。政府承担了责任,但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一点应该有清晰的概念,这是我们自己的事。
  
  中国现在的能源结构还停留在100年前
  
  能源结构的调整,表面上是这种能源换到了那种能源,但实际上是一大批的技术创新。人类整个发展历程和怎么使用能源是直接相关的,不同的能源使用方式代表着人们进入了新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阶段有不同的能源结构。
  
  而中国现在的能源结构还停留在100年前。简单的,木材我们现在还可以烤肉,但是不会有煤炭去烤的肉,煤炭只是用来煮饭、用来做食物,这个炉灶都要改变。不要说蒸汽机、火车这种东西是在煤炭时代出来的。到了石油时代,没有石油时代就不会有汽车、不会有飞机,这一大串的文明进步在这后头。
  
  中国现在成了大能源消费国,我们是继续落后在文明发展的阶段呢,永远做一个跟随者呢,还是要做能源结构调整的者,做文明的推进者呢?技上面的、术上面的东西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政治家、各层级的企业家、科学家们得有一个比较高远的立意。
  
  中华民族要复兴,光是复兴还不够,我们得走在文明的前面,争取做文明发展的。如果我们的能源结构仍然停留在100年前,怎么来做这个事?
  
  能源革命下一个突破口是储能
  
  能源革命的下一个突破口是储能技术的突破。石油过去几乎不可替代,但只要出现了这个突破,就可替代了。所以我认为能源革命的方向,不会停留在由于现在材料和资源禀赋积累方面,是一种既是积累的保障,谁掌握了这个方向、谁领头了谁就在下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着的地位。
  
  现在网络时代、从概念到商品的周期是很短的,现在用的手机内存卡,前几年诺贝尔奖才授给了这个,去年诺贝尔奖是授给了石墨烯的。我相信突破口会在这些地方,而不会延续着过去由材料改变造成的能源转型,由于物理燃料改变组合的知识爆炸积累的过程带来的东西。
  
  中国现在将近有一半能源是专门从电再到消费者的,而欧洲这个指数已经超过60%了。越是发达的国家,就越要变成电的消费者,我们也必须要考虑。真正下一个潮流的一定是技术创新。能源转型的背后,包括页岩油、页岩气的出现,背后都是技术革命带来的进步。技术革命,现在加上商业模式和资本的使用组合。所以光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去考虑,一定会进步的比较慢。
  
  能源价格体系是以电为核心的
  
  现在能源已经到了相互可替代的状态了,考虑价格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能源价格体系,再不能单打独斗了。
  
  现在核心问题不是没有气,为什么可以60%石油进口?就是石油价格可以跟接轨。气价非得要政府压住,但是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电和气是可互相替代的,电和油是不可互相替代的。
  
  电和气可替代,价格哪个便宜就用哪个。但电又是政府关注的东西,始终没有市场化。我有过一篇演讲,要以电为基础,重构中国的能源体系。我们一说到能源,马上就会想到煤油气,其实电在里头更是起着核心作用。
  
  其实电不仅仅连接了各种燃料,而且还连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管创新什么东西也好,以市场来发现价格,价格来形成市场,只要这个体系里不能形成这个,它就不是市场化的。所以能源价格体系是电为核心的。

上一篇:寻找雾霾之源 环境破坏真凶现形

下一篇:依法建设PX项目旧话重提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