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与结构调整并行
- 2011-03-02 10:20:081732
快速发展前景广阔
2011年1月初公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预测,到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3亿千瓦,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总发电量可达4649亿千瓦时,相当于取代200个火电厂。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1380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的国家,当年新安装风机总数达到10129台,平均每天27台,相当于每小时就竖起一台风机。与此同时,累计装机达到2580万千瓦,位居第二。
对此,国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2009年的新增装机增长率达124.3%,也是连续第四年的翻番增长。目前,全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进展迅速,到2009年年底已经总共有24个省、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
然而,在李俊峰看来,中国风电的发展还仅仅是拉开了序幕,“真正的演出还没有开始”。
同样,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论坛上,中国*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也指出,一度集中在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地区的光伏产业,逐渐在。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千兆瓦,约占总产量的一半,居世界*。
*能源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潜力,未来我国新能源发电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据专家分析,我国核电厂址资源丰富,现有厂址可支撑装机1.6亿千瓦以上,经过进一步勘查选址,远期可满足4亿千瓦装机。我国陆上和沿海50米高度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可开发装机规模超过20亿千瓦。
从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建设力度加大的趋势已经明确。2010年至2020年,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累计拉动5万亿元的投资,其中包括发展新兴能源的投资,间接带动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的投资。规划期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在风电开发方面,国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风电开发,统筹落实市场消纳,做好输电规划,继续建设大型风电基地,争取并网风机累计达到5500万千瓦”。
同时,我国风电开发已逐渐由陆上风电向海陆风电双重发展。2010年2月,国家*、*联合下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海上风电建设。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我国今年将继续在西部地区开展光伏电站项目特许权招标,总规模在50万千瓦左右。
并网难题制约发展
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电并网容量达3107万千瓦,连续5年实现翻番。中国光伏发电规模获得较大突破,达60万千瓦。如此大幅的增长,难道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真的一马平川了吗?
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在于为我们提供*的绿色电力,而中国的风电一直以来未能突破并网之忧。国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前段时间曾公开表示,“风电运行不稳定,不能作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只能是适当参与电网调峰。”
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更是如此,迟迟未曾真正启动。国内仅有的光伏电站被打上了示范电站的标签,商业化运营的电站。把污染留在国内,把绿色输入他国的光伏企业市场格局持续至今。
发展新能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打造绿色清洁的现代化国家。新能源绿色电力成为电网的主要支持力量是重要的发展目标。史立山的一席话或许也透露出了对当前我国风电市场的无奈,如何解决风电运行不稳定这一问题,电网建设、储能调峰电源的建设必须跟上。
多措并举提高占比
国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到“十二五”末,将争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4%。要完成这个目标,是否掌握产业核心技术、解决电网建设等问题至关重要。
为新能源产业进行“输血”是提高核心技术的突破口。只靠企业自身去发展核心技术并不实际,当前阶段仍需政府的大幅投入进行支撑。中投顾问研究员李胜茂建议,政府应建立核心技术转化成产品的“孵化”机构,要搭建核心技术的流转交易平台,让技术更好地成长,还应在新能源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减少其资金压力扶持发展。
对于电网建设问题,*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丽萍建议,由于我国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有效利用难度加大,我国必须自主研发远距离、大规模、低损耗输送电力的特高压电网核心技术。
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未来5年*将投资2700亿元上马特高压工程,建成坚强电网网架。发展特高压电网是“十二五”期间电网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每年的开工线路都很多。特高压电网建成后,将为我国西部地区传统能源以及水电、风电提供向外输送的便利通道。
此外,由于尚未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的产业体系,我国新能源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注重综合协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