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石油、石化、电力等产业正上演链条重组

2010-10-19 10:15:13749
来源:中国化机网
    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再是猜想,发展电动汽车的新趋势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产业链条的更新和重组也是迫在眉睫,而石油、石化、电力等这些与传统汽车产业链条联系并不紧密的产业,却在逐渐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条不可或缺的劲旅。

    实际上,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汽车产业的链条重组已经上演,对手正在变成伙伴,陌生正在变得熟悉……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南方电网五大能源巨头的动作尤为引人关注。
群雄逐鹿 

    继今年2月份与北京市政府达成一致,由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纯电动汽车用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电动汽车产业链条后,中石化再度与汽车产业“联姻”。

    2010年9月3日,中国石化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加强产业融合,服务汽车时代”的战略签约仪式。未来三年,双方将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应用等方面展开的合作,携手推进石化和汽车行业的合作,共同实现两个行业的内涵式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这是石化和汽车行业的破题之举。”不仅开启了石化和汽车两个行业合作的新局面,也成为借道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性探索,更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一个打破原有布局、涵盖更多行业的汽车行业全新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似乎也为今后产业链条的重新建立开了个好头。

    与此前中石化以北京为突破口,进军纯电动汽车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此次与对中国汽车行业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战略合作,则不仅仅局限于电动汽车领域,这也反映出中石化对整个汽车产业的浓厚兴趣。

    据了解,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并利用中石化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逐步增加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的数量,将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扩展到北京全市,并进而扩展到河北、天津甚至更大范围内,以加大纯电动乘用车的活动半径,加快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为解决纯电动车充电站运营成本的问题,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采取“以油带电、油电结合”的发展运营模式,即以油品经营来带动充换电业务的发展。但包括改建数量和具体选址等详细规划尚没有出台。

    中石化涉入汽车产业链的举动,只是国内几大能源巨头“觊觎”电动汽车产业这方大蛋糕的缩影。在中石化之前,先期进入纯电动汽车充电站业务的还包括*、南方电网、中海油等。

    2009年7月,中海油斥资50亿元投向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新建20条电池生产线。同年8月,中海油又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加快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整车系统、充电站建设及运营等业务领域的步伐。目前,中海油也正考虑为电动车建设电池更换站,拟在全国建设网络的可能性。

    “两兄弟”相继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所动作后,与中石化同样拥有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的中石油,却保持了其一贯的低调作风,至今尚未明确表态要进军充电站领域。“目前,中石油没有计划发展主业之外的新能源项目,仍将发展重点放在煤层气、页岩气、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等新能源上。”中石油副总裁、董秘李华林在4月份召开的“中石油上海站业绩路演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石油暂时不会进入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领域。

    尽管如此,但仍有消息显示,在中石油年初举行的审议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常务会议上,有关*要求对规划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这就为中石油此后通过加入*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而进入新能源汽车阵营埋下了伏笔。

    与石油巨头面对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相对谨慎相比,两大电网公司尤其是*的行动则显得激进许多。

    *公司副总经理杨庆在首届电动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称,早在2006年初,*公司就按照试点、示范、培育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发挥电网企业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网络优势和管理优势,大力实施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在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充电设施运行服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引导和拉动了电动汽车应用市场。

    截止到2009年底,*公司内部应用电动汽车112辆,建设充电站57座;主动开展行业协作,推动建设电动公交线路15条、电动公交乘用车676辆;完成国家863电动汽车电能供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重大课题。

    杨庆透露,*公司今年承担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供应要求等两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制订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设施方案》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等16项电动汽车企业标准。 

    据了解,6月23日,*公司投资兴建的国内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站已经在山东临沂正式建设落成,能同时满足45辆汽车充电。由于山东是汽车大省,*今年还计划在这里共建成9座充电站和500个交流充电桩。这些动作只不过是*抢占充电站市场先机的一个局部,在他们看来,对于充电站建设的投入还将无上限地加大——今年计划完成公用充电站75座,充电装6209个,以此探索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和运营模式。此外,根据*公司有关规划,将于2015年建成1700座公共充电站和300万个交流充电桩。

    作为*公司的“小弟”,南方电网目前在深圳建成了3座充电站,可供公交车、家用车充电使用,而且出租汽车在深圳已经运行,计划在广州亚运城再建设一批充电桩,一座充电站也在建设当中,亚运会时即可投入使用。另据了解,南方电网公司在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也已经开始了充电设施的建设工作。

各自为战?

    同样是能源巨头,同样进军电动汽车产业链,同样要从建设充电站着手,但在有一个利益共同点将他们或松或紧地“捆绑”起来之前,各自为战的局面是注定难以改变的。 

    据了解,目前充电站建设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而运营投入小、见效快、日常维护简单是*公司敢于进军该行业的重要原因。

    中投顾问近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一个充电站平均投资为300万元左右,一个充电桩造价为2.5万元左右。以此推算,今年*拟建的75座充电站和6209个交流充电桩,共需花费3.9亿元左右。这对于年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的*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此外,*在技术标准方面也尽享先天优势。如杨庆所说,在技术层面,*公司牵头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直接为其争夺行业话语权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看好未来电动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作用,所以未来通过建设大量充电站不排除成为国内大交通能源供应商,并拥有与现在石油巨头相当的地位。*还将电动汽车(包括充电站)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借助大量电动汽车,实现电网调峰调频。

    同两家石油企业相比,作为上游企业,*在全国铺开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面临的短板是渠道,说白了也就是土地问题——国家现有土地政策已经很难允许*再去如法炮制中石油或者中石化那样布局广泛、堪称的终端销售大网。而对中石油与中石化来讲,已经拥有了数万个加油站,要建设充电站,只需要花费较小的成本,在其经营的加油站内加装一套充电装置即可。不过,传统油企目前在全国拥有布局广泛的油站、气站等销售终端是电网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从另外一条产业链来讲,中石化、中石油却都是电网的“客户”,充电站建立起来了,没有电也是徒劳。

    显而易见,“石油”和“电力”互相需要、互为补充。换言之,对方的短板恰是自己的长处。“石油”大的优势就是省去了圈地布局的麻烦,而且在下游市场的相关渠道、服务等方面更加成熟,“电力”大的优势就是对电网的控制权,也正是“石油”需要的。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非常清楚自己在未来充电站经营方面的优劣势,其进入该领域显然是经过审慎研究后做出的决定。在业内与南方电网相比,*具有营运充电站区域广阔的优势。再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相比,*具有电网的控制权,即使他们在加油站内建设了充电站,依然要从*手中购买电力资源。

    有了这样的判断,其实不难想到,为实现充电站建设这一共同的目标,双方必须妥协,而“油电”混合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模式,但到目前为止,电力和石油这两大系统在充电站建设上尚未有合作意向。

竞合为王 

    8月18日,由*倡导,16家*企业组成的*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一时间业界哗然。名单中不仅有*、南方电网、中石化、中海油这些早已明确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央企巨头,更出现了中石油的身影。五大能源巨头之间的竞争将有一部分会转战至电动汽车领域,围绕充电站、电池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争夺将愈加激烈。

    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16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不仅将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而且也将提高与国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前述电力和石油所拥有的资源互为补充但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现在就变成了联盟内部的问题而不是横亘在两个行业之间的难题了。

    央企联盟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电动汽车产业链条重组的一次经典案例。而“竞合”必将会大大加强产业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将成为形容这些央企之间未来关系的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汇——因为竞争不可能停止,但合作必须继续。
对于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动作,中石化副总裁章建华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中石化将利用其庞大的加油站网络,建设充电站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章建华表示,随着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和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石化和汽车两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它们之间的密切合作,对实现能源与汽车产业链的深度衔接与联动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与中石化的合作为我们打开了汽车、石化两大行业融合的大门。今后,我们希望行业融合不仅仅局限于石化和汽车行业,而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汽车大产业的融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这样评价与中石化之间的跨产业技术合作。

    此外,赵航还指出,汽车产业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破解之道除了产业之间的融合,也需要汽车行业内部的竞合。

    “竞合”不是陌生的概念,这在许多行业时刻上演着,它意味着企业之间并非刻板的你死我活,而是追求产业生态圈的共生共赢。 

    中国汽车行业亦不乏这样的例子,国外汽车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汽车企业建立合资品牌,共享中国汽车市场的利益,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通过与国外汽车企业的合作、联盟,不仅使中国汽车企业成为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从中获得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打造自主品牌铺路。

    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所需求,也是为了应对汽车社会的诸多挑战,进而全面、有效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着能源、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巨大挑战。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所要解决的矛盾,也是所有汽车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携手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自主创新,如果汽车企业能够在技术层面进行合作,无疑可以更好地实现自主创新,而且从长远来看,现在的合作也有利于图谋未来的市场,同业合作的实质是为了提高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缓慢形成,虽然国内外大多数汽车企业预测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普及尚需10年以上的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汽车企业布局、下注未来的战略。

    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电动汽车占乘用车总量的20%至30%,预计仅中国国内电动车市场到2030年可达7000亿至1.5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庞大到令人充满遐想的巨大市场。

    根据以往经验,一项新技术要取代10%的现有成熟市场要花上15到20年的时间,再用10到15年占有剩下的90%的份额。“合作是一起做大一块蛋糕,而竞争是分割它。”这为汽车企业的竞合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也提供了合作的可能性,因为技术的突破和革命可以改变一个产业的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意味着新的挑战、新的竞争对手、新的市场规则,进行同业合作,则为彼此学习、强化竞争优势、抢位未来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正在“破坏”传统的汽车市场。汽车业的便捷正在重新界定,这是多米诺骨牌似的变化,受影响的不仅局限于汽车企业,也直接牵动石油、电力行业及其他汽车相关行业的神经。目前,我们看到,石油巨头、电力巨头都在朝综合能源企业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是其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积极备战新能源,建设充电站已经提到日程上,这将有助于打破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配套设施的桎梏。他们对于充电站计划的启动和推进,依赖于其战略部署和布局调整,同时也需要来自汽车企业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看,石油与汽车、电力与汽车之间的跨界融合本身也是汽车企业同业竞合的内涵。 

    电网 汽车、石油 汽车,产业链条重组、跨界融合、同业竞合,都是对传统产业观的超越与颠覆,蕴含了全新的产业视野和思维,希望这样的颠覆与超越能助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充电”。

    竞合不是陌生的概念,这在行业内外时刻上演,它意味着企业之间并非刻板的你死我活,行业间也绝非互不相干,只要时机成熟,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行业就可瞬间聚合,从而引发产业链条的重组,进而追求产业生态圈的共生共赢。

链条重组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汽车产业的链条重组已经上演,对手正在变成伙伴,陌生正在变得熟悉……

    央企联盟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电动汽车产业链条重组的一次经典案例。

    “竞合”不是陌生的概念,这在许多行业时刻上演着,它意味着企业之间并非刻板的你死我活,而是追求产业生态圈的共生共赢、共同发展。

(本文为本网整合)

上一篇:内蒙古的煤制天然气将进北京

下一篇: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已经制订完毕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