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干燥设备遭遇尴尬 突破还需创新
- 2013-08-29 09:29:051205
国内干燥设备几大尴尬
工艺水平低
国产干燥设备行业中高精密干燥设备的制造依然困难,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依赖进口。加工余量大,干燥设备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严重,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整个产业链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较少,企业研发意愿不足。精密干燥设备是大量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积累的产物,如果没有一定的研发投入产品一直停留在低端水准,将会被时代大潮逐步淘汰。
我国干燥设备行业起步较晚,但是依托于我国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干燥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庞大。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干燥设备行业的现状,才能“对症下药”,促进干燥设备行业的大发展。
仿制现象严重
国产的干燥设备绝大多数是供应国内市场,很少出口到国外,即使偶尔出口售价也不可观。虽然我国有众多的干燥设备厂,但这些厂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域里。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干燥设备便于仿制,几十家甚至近百家生产同一个机型。造成你能做我也能做,你不能做我也不能做。各家的说明书、宣传资料如出一辙,内容惊人地相似,产品更是凤毛翎角,造成各厂家无特色产品。众多干燥设备厂生产同一个机型,结果是价格的比拼,成交时不是以设备的技术含量为后盾,而是以价格低廉取胜。
*,干燥设备是以单件设计和单件生产。每一台设备都有一定的智力投入,脑力劳动伴随干燥设备制造的全过程。但是,在与厂家经济谈判中,设备的价格中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一项,这就意味着把干燥设备完全等同于一般的通用设备。但是,干燥设备制造厂家所承担的风险远大于其它设备。使干燥设备生产厂家无经济积累,也就没有技术开发费用,近几十年无新机型出现也就不难想象了。另一方面,此前技术保护不利也是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干燥设备无产品,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一但新机型推向市场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有一批仿制品出现,新一轮价格竞争重新开始。
核心技术掌握不足
我国目前的干燥设备难以与国外抗衡,由于我国干燥设备的生产工艺技术与国外相比具有近10年的差距,国内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虽然我国目前从事干燥设备的研制、生产,但是大部分企业都缺少核心技术,只能从事小型系统集成、安装配套等。
突破还需创新
我国已经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并列成为拥有大的干燥设备生产商国家,但是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只能靠低廉的价格去赢得中低端市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弊端将逐渐现象。
我国干燥设备行业应大力推进干燥设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机制的创新体系,推进食品和包装机械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虽然目前我国干燥设备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导致行业产品普遍存在品种少、技术水平低、产品可靠性低的,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国内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深度消化,以务实的心态发展企业和增强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干燥设备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化工、药品等领域庞大的干燥需求正处于不断增长之中,干燥设备发展速度仍将保持在高位,同时,行业内竞争也不断加剧,国外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干燥设备企业整体水平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仍相去甚远,想要突出重围,必须走自主研发和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