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钛白粉朝化发展发展
- 2014-01-16 14:26:121681
2012年,钛白粉行业大起大落,上半年因供应紧张,产品价格屡屡上涨;7月后又因需求明显减弱而进入下跌周期。进入2013年,三大钛白粉生产商亨斯迈、克罗诺思和克里斯特公司相继宣布提高售价。
其中,亨斯迈和克罗诺思上调北美钛白粉价格220美元/吨,提价幅度为6%;克里斯特公司则上调欧洲钛白粉价格约200欧元/吨,提价幅度为4%。相比之下,2013年,国内钛白粉市场需求不振,预计全年钛白粉实际产量约为190万吨,比上年增长1.1%;国内市场表观消费量为169万吨,比上年增长1.19%。由于低端产品竞争严重,2013年1~9月,我国钛白粉累计出口量为21.35万吨,但出口价格却处于下行通道。
2012年,国家*出台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曾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四川攀西、河北承德等产业基地的深加工发展,力争到2015年,淘汰单线年生产能力2万吨及以下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万吨及以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要达到6万吨及以上,单线年生产能力3万吨及以上;此外,鼓励新建、改扩建氯化法钛白粉项目,配套建设大型氯碱装置、空分装置,钛回收率不低于92%。
研究数据显示,5万吨/年是钛白粉企业达到经济生产规模的临界点。当前,国内产能在5万吨/年以下的厂家有近30家,占全部钛白粉厂商数量的一半,合计产能达到70万吨/年占当前行业所有产能的1/4。为此,若有关部门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部分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整顿压力,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供给端的压力。
在未来的产能扩张中,更为的氯化法工艺并没有成为国内钛白粉企业的。业内分析称,如果技术不升级,产品品质不提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仅无法分享市场,还可能遭遇更为严峻的形势,即沦为第二个钢铁行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钛白粉市场规模逐步提高,出现了几家10万吨的企业,但整个行业生产规模仍然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我国的钛白粉企业应当加快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生产力,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与环保的明确任务,我国的钛白粉企业也应当顺应国家的政策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