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产业 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 2014-09-10 13:44:491892
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工业中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领域,主要包括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工程塑料、聚氨酯、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
我国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将以满足国民经济需求为目的,推广成熟的可熔融含氟聚合物、特种工程塑料聚合技术;开发关键中间体制备技术、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控制技术、高性能纤维原丝工程化技术、合金和复合材料相容性技术,重点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可熔融含氟聚合物和精细化工产品、碳纤维等特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聚氨酯、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和特种橡胶等高技术产品,以满足信息、新能源、生物、航空航天、*、海洋、交通运输等国家高技术领域发展需求。
潘爱华表示,化工新材料具有质量轻、性能优异,功能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在应对性的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及水资源匮乏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以塑代钢观念的强化,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日用品材料中的替代作用将不断增强,市场空间很大。
从内部看,一是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国化工新材料总体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多,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二是化工新材料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程度不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一些重要品种难以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以碳纤维为例,近几年国家利用*财政资金对碳纤维生产技术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但只解决了“从无到有”问题,如何保证碳纤维的批次稳定生产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下游应用市场远没有打开。
二是企业总体竞争力弱。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主要由世界五的外资企业主导。国内化工新材料企业的主力军是以蓝星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和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前者进入市场较早、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运作和管理规范但机制不灵活,多数产品进入中端市场,部分产品还处于低端。后者则研发能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反应快,机制灵活,但产业链不完整,装置规模较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更多的是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型化工企业,这些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研发能力弱,主要通过购买技术和装备,产品方案灵活,但存在忽视环保和质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从外部看,为打压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国外大企业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我国企业没有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技术突破之前,国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一旦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在某些领域获得实质性技术突破,国外竞争对手又会马上将已被打破垄断的、比较低端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给国内企业,获得技术转移利润并大幅降价打压国内产品进入市场,同时把重点转向较的产品。其中,碳纤维、含氟离子膜就是典型的例子。国内企业在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后,无论是在产能和成本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竞争对手仍然有着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国外竞争对手往往采用在中国市场大幅度降低价格倾销的行为,挤压这些新引进设备的公司的生存空间,使国内企业难以积累起自主研发能力,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取得产品升级,而国外竞争对手仍然可以保持在较产品上的地位,继续获取高额利润。
化工新材料具有质量轻、性能优异、功能性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技术及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化工新材料在应对性的能源危机、气候问题、环境污染及水资源匮乏等紧迫问题上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