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治理难
- 2014-10-13 14:22:461855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前年冬天以来,我国多地连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大气污染形势颇为严峻。而今年随着已经到来的冬季供暖,可以预见还将有严重的空气污染在一些地区出现。大气污染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刻不容缓。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说,为了治理大气污染,这两年,兰州市政府的确下了不少功夫,除了采取严控生产源头污染、实行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铁腕措施以外,还将治污和整治干部“庸懒散慢”的“效能风暴”行动相结合,动真碰硬。这是兰州治理大气污染贯穿始终的准则。
专家声音: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非常重要
“新法整体上是政府主导的法律,对于大气污染行为的监控、治理和惩罚,规定的基本都是政府行为,而缺乏社会的参与。只有政府往前走,这样的法律不会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建议增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既是保障公众的权益,也和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条文呼应。”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项目负责人葛枫如是说。
因此葛枫建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应当增设条款:各级人民政府大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改革需要创新,这在任何时候都少不了,而改革创新寻求法律的依据,甚至为此制定新的法律,这本身也是在创新。所以,依法治国并没有影响改革的创新,而是推动和保障着改革的创新。同样的,改革创新需要法治支持,它也可以反过来推动法治的创新发展。”*教授许耀桐近日在媒体上撰文指出,有人觉得,运用依法治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虽然好,但改革都要寻求法律的根据,寻求立法的程序,寻求法律解决的方法,还要不要改革的创新性,如果压抑了改革的创新性怎么办?我们不应简单地把改革的创新性与依法治国和法治化对立起来。
“《征求意见稿》并没有体现我国近期在环境立法、环境监测,特别是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所取得的实质性的进展。”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代表顾蓓蓓分析,“全国差不多4000多家废气企业,产生了65%的工业废气,(信息公开后)都有清晰名单,也有清晰位置,可以对其做更好的监督和管控。”
在顾蓓蓓看来,这些环境信息蕴含着巨大价值。“这些数据没有公开之前,公众可能没有办法系统性获知存在的问题,”而一旦公开了,“公众就可以更理性地分析其中的一些问题,找到识别重点。”
“在环境信息中,环境监测信息对于公众、社会、政府相关部门去更好地应对,打好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至关重要,但是关于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发布的要求,《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具体说明。”顾蓓蓓说。
在她看来,政府公布环境监测信息非常重要。“公众时间获取到这些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的数据,可以更好地做好防护措施,(这些数据)也可以让相关研究机构包括政府部门更好地协调统筹计划。”
而如何根据监测信息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认为,《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远远不够。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好,《环保法》也好,目的还是保护人健康。”潘小川说,以监测预警体系为例,重污染的界定标准应当从人的健康角度考虑。“因为污染以后对健康的危害也是需要考虑的,特别是重污染天气对健康危害比较大。”
因此,在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应该充分考虑健康因素。“《大气污染防治法》应该是能源、环保、卫生部门结合起来制定。”潘小川认为,环保部门不太了解健康,等到健康防护出问题的时候,例如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健康危害而政府没有预警,就无法达到保护公众健康的目的。
潘小川建议,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细则里要有重污染的界定标准,标准不能只考虑法律,还应当从公共卫生领域的视角出发。
政府发力治理
治理冬季大气污染是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除了以前做的那些之外,我们的政府还必须真正转变观念,下决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大气污染防治才能取得成功。例如,必须要求对工业企业、移动污染源进行治理和改造,还要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虽然这在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看来确实百利而无一害。只要我们的政府表明态度,敢于动真碰硬,经济效益再好的企业,也不敢触碰污染的红线,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在各行各业中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也就是说要把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当作一个政治问题来对待,真正实现经济为环境让路。
此外,还必须将冬季大气污染与相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对接起来。这种对接,本身预示着环保观念的转型,环保观念的转型,就是建立起常规化的治理责任机制。被重污染的大气作为常态治理缺失的终产物,相关的问责机制,不能仅仅盯着是否出现严重环境污染,而是日常每一天的环保数据都应当成为考核标准。通过问责树立起危机意识,进而层层倒逼,强化环境保护的部门责任、企业责任,这应该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根本路径。
“双百工程”治理雾霾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面积、持续时间长的重度雾霾天气,治理雾霾成为社会各方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2013年9月,*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十项措施,计划利用5年时间改善当前的大气污染环境,政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态度坚决。
然而,按照西方治理雾霾的经历,有专家认为需要用30年的时间才能解决。
对此,在今年3月*召开的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表示,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良好的经验借鉴及现代科技支撑下。
“下定决心,我国治理雾霾会更快更好。”马燕合说。
实际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让更多高科技有效参与到雾霾治理中,已经成为了国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方式之一。
2012年,*、环保部联合发布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启动了“蓝天科技工程”国家科技重点专项。
2013年,*联合环保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首都蓝天行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工业和建筑节能、监测预警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部长万钢就曾表示,历年来有89个专门技术、130多个应用案例都是专门应对大气污染,今后还要加紧部署,加紧科技成果的转化,向污染宣战。
据了解,按照*部署,*联合京津冀地区,把推进协同创新与破解制约区域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携手应对大气污染等挑战。
今年5月,*和河北省在部省会商中确定了实施科技治霾“双百工程”——研发推广100项重点治理技术,谋划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推动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