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化工装备行业收入缩水 创新打造市场实力

2014-11-04 11:57:201994
来源: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市场分析】近两年,煤化工项目的发展对化工装备市场起到了拉动作用。今年以来,化工装备行业利润收入增速双双回落,效益下行压力加大。据预测,伴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一五”期间将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化工机械行业未来几年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装备行业收入缩水
  
  今年,化工装备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收入大幅缩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工装备企业的日子不太好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业主营收入2637.9亿元,同比增长9.4%,较1~7月份减缓1.2个百分点。
  
  石化联合会中小委主任王静敏进一步介绍说,与去年相比,今年上榜的销售总额、入围门槛等指标均有两位数的降低。2013年销售总额为1257亿元,较上年降低了15.5%;入围门槛由去年的1.8亿元降低到今年的1.5亿元,下降16.7%;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6家,较去年减少2家。
  
  不少装备企业负责人表示,去年市场整体形势不如2012年,但煤化工装备对于市场的拉动让不少企业获得了增长。宁夏宝丰能源公司一名工程师告诉记者,大型煤化工项目对设备需求数量巨大。据他粗略统计,一套煤制烯烃项目需要1000余台设备,一套煤制甲醇项目需要900多台设备。
  
  由于看到煤化工市场蕴藏的机遇,不少企业纷纷转型生产煤化工设备。记者在翻阅一些装备企业的产品宣传册时发现,煤化工领域的技术、产品、工程经验一般都排在醒目位置,被作为优先*。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前两年煤化工装备市场的确不错,但今年也开始降温了,又一个大型市场正在逐渐冷却。
  
  王静敏表示,当前*积累的一些问题阻碍着行业发展,比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低端装备制造能力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存在无序竞争。
  
  上海锅炉厂化工工程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伯弟表示,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是目前令企业苦恼的事。由于国内装备制造业门槛低,同业工会的力量薄弱,没有像国外一样形成良性的价格竞争机制,竞标时企业间往往无底线压价,导致劣质产品也有市场,损害了企业和用户的利益,也破坏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煤化工拉动生产
  
  业界专家分析,去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高涨,炼油企业为提高炼油过程中轻质油品收率,掀起了建设或改造石油加氢装置高潮。据悉,目前,中国有加氢装置100多套,而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在建和新建加氢装置就有45套。国内加氢装置需求量突然放大,使设备制造企业出现产品供不应求局面。2004年不少化工机械制造企业接到了多年未见的大量订单,产品销售额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又提升30%。显然,石化行业给化工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需求强劲增长、经济效益好转的同时,中国石油及化工机械设备行业近年来在自主研发方面也取得较大成果,培育起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如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在大连石化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成套技术,具备了大型催化裂化装置的工程设计、生产和施工实力;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制造的乙烯冷箱在燕化71万吨/年乙烯装置成功投运,实现了大型乙烯冷箱国产化,达到*水平;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1万立方米天然气球罐的研制成功,*。
  
  创新打造市场实力
  
  在行业销售收入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仍有部分企业保持稳步发展。这些企业在技术、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业内人士认为,装备企业图强的根本之道还是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升企业发展水平,使之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抓手,对化工装备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当前常规设备产能过剩,设备尚不能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因此,未来只有掌握技术的企业、能为下游企业提供关键设备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性发展。”王静敏如是说。
  
  其实,从化工装备企业的排名来看,无一不在创新方面处于行业地位。
  
  化工装备排名的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一直坚持自主创新。该公司自主研发了立式喷淬热处理设备,使锻件热处理质量大幅提高;过去石油化工大型容器只能由经验丰富的锻工锻造,现在该公司自主研发了筒节成型机,既提高了筒节成型率,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作为我国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创造者,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得益于在研发方面的显著成效,2013年该公司业绩令人瞩目,摘得化工装备亚军。据介绍,2014年,沈鼓集团又在煤化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公司为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提供的国产首台10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已经完成设计,全面进入产品制造阶段,预计近期将进行产品性能测试,实现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又一个零的突破。
  
  摘得季军的是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也以科技创新为优势。据了解,杭氧拥有我国空分设备行业一家重点新产品开发制造基地,也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之一。该公司总工程师朱朔元介绍说,2013年杭氧累计完成30套大中型空分项目的成套任务,配套特大型空分设备的主冷凝蒸发器、高压板翅式换热器等关键部机相关技术实现优化升级,公司获得授权26项,其中发明9项;申请31项,其中发明11项。杭氧6万等级煤化工空气分离设备、8万等级空气分离设备等一批项目,获得行业及省、市科学技术奖。

上一篇: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值得期待 国家积极推进

下一篇:天然气需求量增长对甲醇影响何如?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