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抢装潮来袭 检测领域呼唤“国家队”
- 2014-11-05 09:03:061821
三分之一电站存在质量问题
中国光伏产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宏观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池、组件总产能超过40吉瓦,组件产量约为15.5吉瓦,电池片产量达到14吉瓦,硅片产量达到18吉瓦,多晶硅产量达到6.6万吨。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产量大的十五家组件企业总产能达到24.9吉瓦,约占总产能的78.5%,产量为10.6吉瓦,约占总产量的83.4%,产能利用率约为85.4%,高于平均产能利用率6.6个百分点。*家企业总产能达到20吉瓦,平均每家企业产能达到2吉瓦,产量达到8.66吉瓦,约占总产量的68.1%。产量大的十五家电池企业总产能为19.7吉瓦,产量约为9吉瓦,产能利用率约为91%,约占总产量的80%。
根据国家*设定的2014光伏14吉瓦装机目标,今年下半年国内光伏项目将继续攀升。
“近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建成的电站里有1/3左右的质量是不合格的。还有一部分电池按原规定25年会衰减到一定水平,但现在只过了三年就已经衰减到了25年的衰减水平,有的甚至当年就衰减了30%。”李俊峰表示,光伏产业已经走过了“青春期”,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电源形式。“电站建设不能一味的追求造价低,质量是电站的生命,在八到十年收回投资成本后,未来电站的寿命有多长,收益就会有多大。”在李俊峰看来,目前的招投标方式也不尽科学。“目前大多数招标只是看谁的价格低,价格低了中标希望就大。而为了压低价格,装备的生产成本也一再降低,这就使产品质量会出现参差不齐。”
周篁:现在我们国家的检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在本次研讨会上,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战略官周篁表示,目前,应该制定相关的标准,并把握好市场主体定位,同时,应逐步将检测标准同接轨。从标准来说,过去的20年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从小到大走过了逐步完善的历程。到今天来说,统一光伏电站检测标准依然还有一些问题要去解决,恐怕在一段时间内百花齐放,各种不同的技术在市场上争鸣可能也是改变不了的。即使是同一种发电技术,即使是一个厂生产的同一批的产品,他的发电效率也不能够完全一样。大家都知道你哪怕是从多晶硅材料提纯中间硅棒(音)出来以后,上边的纯度和下面的纯度不一样。多晶硅材料决定了你做出来的电池效率还是有差异的,后我们做组件的时候要匹配,让他至少在一个组件内部是一个比较一致性的。我想形成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围绕这些指标,大家就可以衡量电站的好坏有一个尺度了。
第二个方面检测主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科院的电工所还是鉴衡认证中心乃至CQC,包括我们企业自己也有一些检测机构。从软件、硬件各方面已经都初步的具备了一些能力,但是跟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跟TUV和GL(音译)我们是否能够达到水平,跟接轨,这是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技术方案能够做到很规范化,可以被金融机构理解和接受。众说纷纭,好象形成一些国家的规范出来,不是很专业的人很难看得懂,这是存在的一些问题。
政策要求加强检测认证
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将电价补贴与使用认证的光伏产品进行强制挂钩,但反映了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加强质量监管的思路。
去年7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于光伏关键产品要加强检测认证,未经检测认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张为表示,因为目前光伏产品相关的标准还不是很健全,同时市场对认证结果的认知程度也不够高,所以有些制造企业既不按标准生产,也不进行认证,而电站开发商在采购时也不关注购买的产品是否经过质量认证。“尤其是到了年底的抢装期,供货非常紧张,开发商能买到什么组件就往电站上装什么组件,根本就来不及考虑组件的质量问题。”张为说。
为此,国家*在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项目应采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及认证机构认证的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和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含行业标准)和工程规范,项目单位应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报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国家*派出机构,抄报国家光伏发电技术管理归口单位。《通知》强调,竣工验收报告是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目录的前提条件。同时,国家*会同*相关部门适时组织光伏电站工程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布。
此前,国家*和国家认监委之前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发电项目和享受各级政府补贴的非并网独立光伏发电项目,须采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光伏产品”。
“文件并没有明确将光伏电价补贴与使用认证的光伏产品进行强制挂钩。”张为认为,“文件其实反映了国家*下一步重点加强光伏产业质量监管的思路,也由此可以看出行业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光伏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