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页岩气开发遭冷遇 亟待寻求成本效益平衡点

2014-11-07 10:01:191763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中国化工机械设备网 国内新闻】随着世界对页岩气开采的进一步加强,页岩气也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听闻认知。美国页岩气产量几年来迅猛增长,被认为是一场能源革命。而在美国能源署的一份报告中,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世界。但与之不符的是,页岩气开发却在我国遭到了“冷遇”。
  
  罚单警示“圈而不探”
  
  近日,*发布关于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勘查期满处置结果的公告,对招标出让的两个页岩气勘查区块探矿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开出了罚单。
  
  *组织督察结果显示,三年勘查期内“南川区块”完成勘查投入4.3389亿元,为承诺投入(5.910982亿元)的73%、“秀山区块”完成勘查投入1.2684亿元,为承诺投入(2.475604亿元)的51%。
  
  按照页岩气探矿权出让合同约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按未完成承诺勘查投入的比例缴纳了797.98万元违约金,核减了“南川区块”面积593.44平方千米;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按未完成承诺勘查投入的比例缴纳了603.55万元违约金,核减了“秀山区块”面积994.15平方千米。
  
  对此,众多专家指出,页岩气开发“圈而不探”的困境历来为业内所诟病。截至目前,国内页岩气开采已经进行了两轮招标,共有18家企业中标。其中轮招标仅有两家企业中标,而第二轮招标中共有16家中标19个页岩气区块。
  
  目前,轮招标区块的三年勘探期已经结束,而第二轮招标区块的三年勘探期也已过将近三分之二,但从公开资料来看,中标企业目前仍是观望状态,相关区块中大部分仍然处于勘探状态,并未有实质性进展。而作为轮页岩气矿权招标仅有的两家中标公司中石化与河南煤层气因勘查投入不足而受罚,也对第二轮中标企业“圈而不探”的行为做出了警示,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标的公司,或将不得不加速进行投资开发。
  
  高投资却开发缓慢
  
  同时,由于中国石化和河南煤层气都是2011年轮页岩气中标企业,其后*还进行第二轮招标,近期市场风传它们正在筹划第三轮招标,“中国石化未完成承诺投入被罚款应成为这些后来者的警示。”中国石化人士坦言。
  
  而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有大量民营企业、非石油系统企业参与其中,结果招标价格之高,大大超出石油系统内企业预期,中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和陕西延长集团等企业全部落标。
  
  据悉,中标的重庆黔江区块后赢家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其承诺将在中标区块投入17.35亿元进行勘探;湖北鹤峰区块中标方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承诺投资10.96亿元;而中标贵州绥阳区块的华电煤业,也打算投入11.9亿元。
  
  “中国石化首轮竞标渝黔南川区块时,承诺三年内投入5.9亿元,这已是法定投资额的8倍,而重庆能投、华电湖北及华电煤业的投资更达中国石化的两倍,甚至三倍。
  
  这么大投资何时才能盈利?有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层对此质疑。
  
  据了解,近2年过去了,第二轮的中标企业几乎都未启动页岩气的勘探,“区块上什么都没有”。
  
  北京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净波曾对外表示,历经一年多的勘探工作后,公司计划于2014年5月份开钻口井。但目前,这口井依然没有动静。该民企在第二轮招标中拿下贵州凤冈页岩气三区块的勘查权。
  
  按照这些企业与*的探矿权出让合同,合同承诺投入不足却勘探进展缓慢,企业将面临巨额罚单。
  
  潜在风险不可低估
  
  毋容置疑,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如火如荼,我国的页岩气开发也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页岩气本质上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已在开采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在当前都在追求低碳和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展现出良好的综合发展前景。页岩气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也日益凸显,其开发、投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北京市律师协会自然资源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栾政明表示,“但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速进军页岩气领域的同时,页岩气的投资风险同样需要关注。”
  
  首先,矿权重叠问题。由于页岩气是新增加的独立矿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同时页岩气的埋藏较深,较易在同一空间区域的不同深度存在不同的矿权,导致矿权重叠现象出现的频率很高。目前划定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区块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与中石油、中石化的常规油气权重叠,当民企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很难与这些央企进行公开谈判、对话。
  
  “同样属于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的开发制度或许可以为页岩气提供参考。”栾政明建议。煤层气的矿权重叠对象主要是煤炭,这种情况下,先行法律的规定是煤层气拥有相对有限的开发地位。*规定了“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相对煤层气与煤炭而言,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行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小,更适合先开发页岩气。
  
  其次,经济风险。相对于常规油气,页岩气是生在油岩里自生自储的油气,单位体积的资源丰度低,是“贫矿”。所以,开发页岩气需要大量的井,美国一年投入页岩气钻井压裂的资金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页岩气井的生产产量递减速度很快,可持续投入很高。
  
  “因为美国的这些资金分摊到了数千家石油公司头上,所以还能承受得了。而现在在我国开发页岩气,3000米范围、1000米深度的水平井成本约8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单独的直井每千米需要1000万元人民币,每百米的深度也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投资数额巨大。”栾政明说。
  
  此外,技术风险同样不容小觑。页岩气的开发与传统油气领域的技术有很大不同,我国企业普遍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针对这一状况,国内很多企业选择“走出去”,积极寻求与外国企业合作。但外企能否让国内企业顺利地拿到现实技术还有待观察。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页岩气的埋藏地质条件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埋藏深度深、水资源缺乏、人口密度高等,均决定了不能照搬外国的技术。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条件,把国外的*技术应用到具体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依然是一个需要重点攻关的难题。
  
  “此外,还有地质风险、环境风险、基础设施风险等,这些风险都要进行充分考虑,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要保持冷静的判断。”栾政明表示。
  
  此观点并非孤论。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表示,页岩气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回报期长的行业,比常规油气的成本要高得多。钻井、压裂、测井、地震四大技术支撑着页岩气的发展,哪一项技术不过关,都很难有所突破。尤其是我国页岩气的生产成本到底有多少,还需要研究。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风险和收益永远是一对双生子。页岩气如此纷繁复杂的风险,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其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发展前景。
  
  “我们只要能清楚地认识到上述风险,并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合理选择商业模式来尽可能控制风险,就能达到成本和效益佳的平衡点,实现页岩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栾政明如是说。

上一篇: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遭遇问题 示范路难行

下一篇: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