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发电引爆天然气行业 难题犹在
- 2014-12-17 09:46:241703
天然气发电受追捧
中国*曾在2013年9月17日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指出,到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并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其中,天然气将作为主要的替代清洁能源之一。
2013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已达4309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45%;发电量达1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19%,已经超越核电,成为*四大电源。
此外,中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增(集中的)天然气发电3000万千瓦,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发电(集中式)装机规模将达到5600万千瓦。
根据近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十三五”天然气发电需求预测》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将达1亿千瓦左右,占总发电装机的4.71%。
正如GE公司在“中国天然气时代”白皮书中所指出的一样,过去十年,中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侧重点是煤炭和石油。事实上,过去是煤炭和石油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然而,空气污染、能源效率等能源相关问题的日益突出,已推动中国寻求其他选择。我们看到,天然气正在成为新的焦点。
行业现实障碍多
(一)天然气供应不足
国内现有燃气电厂的天然气供应出现瓶颈现象,很多燃气电厂因为供气不足而经常出现“一开一闭”的情况,即2台机组只能投运一台。天然气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燃机电厂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天然气发电规模小,比重低
我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只有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7%,发电量只占2.1%。2013年,天然气发电量增长比装机容量增长低11.2个百分点,这显示出我国气电设备利用率比较低。除了气源紧张和调度因素,上网电价较低导致天然气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也是影响天然气发电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竞价上网”与“照付不议”
天然气发电厂正面临着履行购气“照付不议”合同与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按照惯例,燃气电厂须与天然气供应方签订*“照付不议”的购气合同。另一方面,根据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需在电力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各种类型电厂均要竞价上网。
电厂运行方式及机组负荷调节完全由电网调度,电网调度也存在控制平均上网电价的压力。由于燃气电厂电价高,非调峰时段燃气电厂电量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时常发生“有气不需电”和“需电但无气”的问题。电厂与上游供气方执行“照付不议”合同,但由于实行“竞价上网”,电厂不能与电网签订*购电合同,这也加大了燃气电厂的风险。
(四)燃气电厂定位以调峰为主的思路欠妥,其清洁能源的理念未占主流,且年利用小时数偏低
由于燃气电厂启停快的特点和较高的上网电价,电网对非供热的燃气电厂均定位为调峰电站,年利用小时数在3500~4000小时之间。与常规基荷电厂每年5000小时的发电时长相比,较低的年利用小时数也是导致燃气电厂上网电价偏高的原因之一。
(五)天然气发电价格缺乏竞争力,燃气轮机运行维护费用较大
由于天然气发电的建设和折旧成本低于燃煤电厂,造成天然气发电成本中燃料成本的比重大,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因此天然气发电的成本更容易受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以常规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当标准煤的价格为655元/吨时,燃煤电厂的单位燃料成本约0.2元/千瓦时;当气价取2元/立方米,气耗取0.2立方米/千瓦时,所对应的燃料成本为0.4元/千瓦时;因为未计算治理环境污染投入成本等减排费用,天然气的发电成本远高于煤电。由于市场规则又不完善,燃气电厂对电网调峰、天然气管网调节、节能降耗和环保以及城市、生态的贡献并未体现在上网电价上,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天然气发电领域参与者和潜在投资人的积极性。
此外,燃气轮机和备品备件尚未实现国产化,需要依靠进口,因此价格比较高,这也提高了燃气电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