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 煤制油收益堪忧
- 2014-12-18 09:26:032082
当煤制油遇上低油价
中国筹划建设煤制油项目很早,早在2002年前后时任**就曾专门赴南非考察当地煤制油项目,并安排神华宁煤与南非大的煤制油企业沙索谋求合作。
当时油价还很低,“如果当时启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整个项目早已经过还本阶段,还是盈利了。”有经历整个历程的业内人士表示。
他坦言,由于中国一直想学习技术自己搞,所以与沙索的项目始终未能谈判成功,2012年沙索不得不退出,神华宁煤开始自己搞原定的合作项目。
兖煤的经历也类似。据了解,这个很早就已筹备的项目,一直处在与外方谈判合作过程中,却直到2011年才由兖矿集团、兖州煤业、延长石油以50%、25%、25%股权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并于今年正式启动位于陕西榆林的项目。
然而,项目上马时,却遇到油价大幅下降。
自今年11月27日,受OPEC死磕美国页岩油气的影响,油价大幅下跌,从之前的80美元/桶跌至12月17日的54美元/桶附近,不到一个月跌幅达到25%以上。
虽然原材料煤炭的价格也在下跌,但是煤制油相对原油的竞争优势已大不如前。
国家将不再新增煤制气项目
从参与“十三五”煤炭规划编制的人士处获悉,下一个5年,国家或不再新增煤制气项目,煤制油仅可作为战略储备,而煤制烯烃也被要求适度发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十三五”将着重突出煤炭的清洁开发利用,提高煤炭洗选率将再度写入规划。“到2017年,原煤入选率达到70%以上。”2013年9月10日,*在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时如此要求。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表述是:“到2015年,原煤入选率达到65%以上”。而“十三五”规划在前述基础上又有大幅提升,“到2020年,除褐煤外全国煤炭入洗率达到90%”。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原煤入洗率仅为59.8%。而世界主要产煤国在上世纪的原煤入选率都达到了70%以上,发达国家的原煤入选率甚至高达85%—90%。但除中国和印度外,其他国家并未制定煤炭洗选相关政策。
知情人士称,为保障煤炭洗选比例实现大幅攀升,“十三五”将“制定严格的商品煤标准和煤炭铁路运输准入标准,严格禁止高灰高硫煤的铁路运输,从制度上促进煤炭入选”。“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说法。”
除此之外,“十三五”将有针对性地实施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利用热解技术和煤焦油加氢技术生产汽柴油,为缺水地区发展煤制油闯出路子。据介绍,褐煤分级提质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的褐煤干馏技术均未获得成功,因此煤炭分级提质利用主要针对中低阶劣质煤,尤其是富硫煤,主要考虑陕西榆林及新疆哈密、准东地区,同时项目布局应充分考虑半焦的资源因素。
“十三五”还将对高铝煤资源实行保护性利用开发。严格控制高铝煤资源开发总量,限制高铝煤矿开发项目,逐步减少高铝煤炭外运规模,提高就地集中转化率,促进高铝煤炭合理开发、定点供应、集中利用。“逐步用神东、陕北煤炭基地的其他煤炭替代高铝煤外运,也就是高铝煤不再出去,就地转化。”上述人士分析称,“这对神华、蒙西和鄂尔多斯的影响都比较大。”
引人关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将在“十三五”规划中迎来全面收紧。该知情人士表示,“在天然气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十三五’不再扩大煤制气产能。目前已开工的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到2020年,煤制气产能达到150亿立方米。”而在《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煤制气已规划至150亿-180亿立方米。换句话说,“十三五”期间煤制气松绑已基本无望。
煤制油产业明年应实行差别化消费税
在油价连跌的背景下,国内一个月之内连续2次上调燃油消费税。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调幅度已经高达40%。亚化咨询建议,在2015年,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考虑煤制油产业的特殊性,实行差别化燃油税政策。
根据新调整后实行的规定,2014年12月13日起,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提高到1.4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提高到1.1元/升。燃油税上调,导致煤制油企业的税务成本大幅增加。亚化咨询的数据显示,与2013年同期相比,当前的煤制油企业承担的消费税成本上升幅度也高达40%。其中93#汽油每吨成本由1380元上升到1932元;柴油成本由每吨950元上升到1310元。
进入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量减少,煤炭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面临转型的挑战。同时,煤制油产业作为国家提出的现代煤化工重要示范方向之一,对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油价进入下跌通道的宏观背景下,实行差别化燃油税政策,既有利于煤炭企业转型,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也有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