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网

登录

东莞发布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4-01-19 11:29:06128
来源:东莞发布
  2024年1月5日,《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到2025年,在推进智能移动终端国家集群基础上,进一步将东莞打造成世界级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聚区。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发展现状。东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节点,连接两大科技创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产品门类广泛、品种齐全,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中,以智能通信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榜“2023年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排名全国第四。2022年,东莞电子信息规上总产值9470.2亿元,规上增加值1673.4亿元。2022年我市智能手机产量1.96亿台,全国(11.7亿台智能手机)每生产6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
 
  (二)存在问题。一是自主可控需加强,我国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及核心电子元器件,基带芯片和操作系统等关键软硬件主要依赖国外巨头供给等问题。二是产业升级需加快,我国智能移动终端产业虽具备规模优势,但也面临产品结构单一、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部分领域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低端等问题。三是规模优势需扩大,部分整机企业受多重因素影响产值规模有所下滑,部分配套产业链企业出现产线外迁。亟需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由“集群规模优势”升级为“质量效益强势”,最终实现“自主可控稳势”。
 
  (三)优势与挑战。当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深度融合,催生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我国智能终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但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达国家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卡脖子”已深刻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对标世界最优最先进,我市要立足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配套较完善、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发展优势,聚焦以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价值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选准“七项”主攻方向,将培育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发展自主可控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加快我国制造业迈向产业链高端,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总体思路和提升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集群高效集聚,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环的集群发展生态,打造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二)提升目标。到2025年,在推进智能移动终端国家集群基础上,进一步将我市打造成世界级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聚区。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智能移动终端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力争到2025年,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产业整体利润率有明显提高。
 
  产业布局更加完善。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重点打造高端化智能移动终端集聚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建成智能移动终端及其产业链相关特色产业园3个。
 
  骨干企业竞争力增强。形成“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的优质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领航企业、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独角兽企业,打造细分行业领域“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到2025年,集群内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0个,力争培育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20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高。到2025年,力争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集群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到2025年,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推动规上电子信息类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超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到2025年,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集群更加开放,在持续加大与江苏、重庆等国内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互补,促进内循环的基础上,集聚和配置全球智慧和资源,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
 
  三、重点任务和举措
 
  (一)优化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布局
 
  做好集群发展布局的顶层设计。对标国际先进产业聚集区,围绕智能移动终端上下游产业链,立足“向上游布局、向中游集聚、向下游延伸”三个维度,扩充产业集聚能力。开展“1+5”产业布局,坚持“同心多点”发展,即以“整机集成与应用”为牵引,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为驱动,建设若干集群核心区,推动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强化对整机品牌和整机代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整机价值提升,引导企业在全球区域内合理布局。
 
  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拓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卫星互联网、智能穿戴设备、车载终端、智能家电等智能移动终端新领域,推动智能移动终端硬件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关联产业融合创新,并开展在智慧教育、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等领域应用。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细分领域具有主导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开展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以“链长+链主制”深入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二)推动集群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推动集群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探索互联网、操作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技术模式上的融合能力。通过产业链协同攻关,实现基础软件能力自主可控,构建国产基础软件及操作系统可替换能力,遴选一批集群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成为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出台“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加大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重点企业加快转型的信心和动力。依托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聚焦智能移动终端行业,充分发挥行业龙头引领能力,推动“链式”数字化转型。
 
  推动集群绿色化示范改造。推动集群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组织实施“万企”清洁生产审核行动,不断挖掘企业节能潜力,通过节能技术(产品)案例推介、节能服务对接,引导集群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加快源头减量、减毒、减排以及过程控制等绿色智能装备的改造升级,更新淘汰一批低端落后装备和生产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以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改造、能量系统优化为重点,组织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改造工程,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打造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创新高地
 
  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市级重大专项政策实施,出台支持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的专项行动方案,推进“芯、屏、核”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加强MEMS传感器技术研发,突破智能移动终端基础元器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技术瓶颈,进一步提升系统集成水平。全面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支持mini LED显示、micro LED显示、激光显示、柔性显示、3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
 
  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争取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平台。以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为培育库,系统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争取培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创新联合体,构建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保障的技术协同攻关机制。支持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制定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开放共享,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培育一批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加快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质量技术攻关,培育和认定一批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机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互动,瞄准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专利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能力,积极申报国家和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积极培育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话语权。
 
  (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聚焦龙头企业打造,支持做优做强。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链主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引导企业依托“互联网+”战略和“双向开放战略”,深度嵌入全球贸易网络和创新网络,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积极引进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工艺、先进封测、半导体设备、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
 
  聚焦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完善“倍增计划”企业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实行差别化扶持,引导资源向高质量发展的倍增企业精准配置。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各类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
 
  聚焦产业生态优化,推动融合创新。以培育和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要抓手,持续实施大中小融通创新“携手行动”,鼓励大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举办大中小企业创新融通活动,通过大企业发布创新需求,促进大企业与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对接,发挥大中小企业各自在人才、资金、设备、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

上一篇:江西持续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

下一篇:聚焦重点精准施策 甘肃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新局见新效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