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产业化:一家外企研究院的启示
- 2011-01-27 10:16:281828
当今的中国,无论是企业、科研院所还是高校,也在担负着“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使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企业研究院近50年的发展所积累的产业化经验,一定可以为我国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此,本报特辟“外企研究院访谈”栏目,旨在使读者了解一系列外企研究院的理念、方法和规划。
●对于高校是否要承担起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使命,这在美国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
●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一方面要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一方面还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这会导致科研的分工不够明确。
●创新氛围跟有很大的关系。
●40多岁的年龄是作研究的好时候,国内很多人却做了系主任,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就创新而言,机制与人同样重要。
●“携手探路”对帮助技术跨越“死亡之谷”非常重要。
●与IQ相比,EQ更重要。
●我们不会做一个像品牌那样的嵌入式,我们的研究成果要能够让成千上万的人都用上。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是英特尔五大研究院中年轻的一家。作为首任院长,方之熙自上任以来一直很忙,而忙碌的重心则是两件事:“合作”与“创新”。
在2010年4月举行的2010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公布了全新研究议程,将“嵌入式系统的前沿研究”作为其主攻方向。方之熙表示,在这一领域,为实现合作创新,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先要寻找合作伙伴,和国内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
1995年加入英特尔之前,方之熙在美国的高校和产业界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重回中国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如何将前瞻性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方面,他又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体会。
美国的产业化模式与中国不同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研究院、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不得不面对“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拷问,并承受来自这方面的压力。谈及美国的产业化经验,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方之熙表示:“有些可以借用,但具体做法却不能照搬。”
据介绍,美国的大学仍旧以基础研究为主。与中国高校相比,它们离真正产品或产业化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一方面,它们不会做太靠近产品的研究,因为企业不太可能把自己核心的产品规划信息透露给大学;一方面也有知识产权方面的原因。而且,美国大学的教师绝大多数也不想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研究,他们还是希望做比较基础的工作。不过,随着经济节奏的加快,科技重要性的提升,美国的大学也在日益向产业靠近。但是,对于高校是否要承担起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命,这在美国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
“美国也讲产学研结合,但和中国不太一样。”方之熙说,美国高校的成果很少直接用于企业产品中。其产业化的一般模式是,拥有技术的教师或学生会通过吸引风险投资的方式成立创业型企业,以将之转化为产品,雅虎、谷歌等公司就是以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而对于美国高校大多数成果的转化,企业研究院则会在企业和高校之间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以英特尔研究院为例,它们与美国高校的合作会通过赞助教授,成立合作实验室、大学生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
在美国,大学从事的是比较*的研究,而企业研究院开展的则是中期的研究。针对大学的研究内容,研究院会看准一个方向提出问题,例如芯片的功耗问题该如何解决等。这些问题学校以前可能不一定想到,但通过与研究院讨论后他们就会很重视这个问题。不过,高校所作的研究仍属于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于指导某个领域,而研究院则可以借此节省摸索的时间,并利用它们的成果作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美国企业和大学的合作会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会为一些产学研合作项目投入配套资金,希望终的成果能够满足工业界的需求。
方之熙给《科学时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为解决多核上的编程问题,英特尔和微软公司合作投资了一个研究项目,政府也为该项目匹配了相应的经费。他们从当时公开申请的学校中挑选了近40所大学,并对其研发实力进行了考核。
“这个过程非常严格。”方之熙说,“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进行审核,终我们选了5个。”不仅如此,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项目组还要对这些大学进行评审。在中期评审时,有一家大学就没有通过,失去了资格。现在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中。
“如果这种模式照搬到中国,我感觉不一定合适。”方之熙认为,因为中国的产业界还不像美国那样有很清楚的层次。这给英特尔研究院在中国的产学研合作也带来了挑战。
目前中国的一个现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一方面要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一方面还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之熙认为,这会导致科研分工不够明确。想要取得突破或者*的科学研究与想把科研结果变成产品的科研活动是两种不同的任务,需要两类不同的人去做。前一类人对作科研很感兴趣,有强烈的使命感,就像当时的“两弹一星”科学家一样,而后一类人则要有很强的市场和商业意识,要能把技术推广到市场上去。擅长完成这两类任务的人不一样,不一样,需要的综合素质也不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事科研活动不怕钱不够多,而怕目标不够清晰。如果目标很清晰,钱少也一定能做起来。”方之熙说。
创新氛围与*有很大关系
二战之后,计算机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其带动下,美国各大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立企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与学术研究院是不同的。与学术性的研究院相比,企业研究院在从事前瞻性技术研究,把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方之熙说。
谈及研究院的创新氛围,方之熙认为“跟有很大的关系”。从研究人员到管理者,IBM历**女院士、图灵奖*女性获奖者弗朗西斯·艾伦一直是方之熙的榜样。弗朗西斯·艾伦*的团队专门从事编译器和高性能计算机的程序优化工作。她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但是她自己的名字却从来没有在他们的文章上出现过。
“我是很佩服她的。”方之熙说。她在*职位上时,就把自己完全定位为一个组织者。虽然她本身也是一位的研究人员,但作为管理者,她决不会把研究员所做的工作归功到自己名下。后来在她退休以后,这个团队就散掉了,因为很难再有这样的*。
作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方之熙告诉记者,他想营造的研究院氛围是这样的:就是从不在员工写的文章上署自己的名字,除非这篇文章他是真有贡献的。“千万不能把下属的工作成果据为己有,这是个人的品质问题”。第二,从组织机构来讲,要分工明确。“比如我的老板考核我的话,不会评价从我手里出了多少文章,而是管理工作做得怎样”。
说到这里,方之熙对现在国内一些年轻人做系主任感到很奇怪。“40多岁的年龄是作研究的好时候,他们却做了系主任。系主任的任务不是搞研究,而是从事管理工作,这两者的评价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之熙举例说,英特尔研究院的院士,就像国内的院士一样,也是首先要把研究作好的。但如果他带的队伍壮大了之后,比如有三个方向,如果院士自己希望在其中一个方向贡献自己的力量,很自然另外两个就不那么重视了,资源的匹配就会不够平衡。这个问题,应该要在研究院的定位时期就解决好,找人的时候就要找对人。
正因为如此,到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后,方之熙放弃了他的研究工作,因为在组织研究院这个班子的时候,方之熙就知道,一定要明确任务。“如果做院长,我就必须要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