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乙醇制备技术难题被攻克
- 2014-06-20 08:50:482050
木质纤维乙醇技术相应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主要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有,而且不断升级换代,目前已进入以生物共转化乙醇及高附加值副产品为核心的生物精炼技术世代(第三代)。
中国拥有丰富的可作为生物乙醇原料的林木纤维资源。近年来,木质纤维生物转化燃料乙醇技术陆续国产化,特别是杨木等转化燃料乙醇技术有所突破,但利用木纤维生产乙醇的主要核心技术与*水平仍有相当距离甚至“代差”,普遍存在转化效率偏低而成本偏高等不足,致使产业化欲速而不达。
据介绍,项目组已从事生物乙醇技术研究近10年,建有国家*生物乙醇中心,并在湖南省常德市建成较*的中试车间,此次依托行业专项重大项目,将瞄准林业生物乙醇产业化方向,重点突破林木纤维乙醇转化效率偏低而成本偏高的技术性瓶颈,针对林木纤维资源的特点进行多酶协同与酶系优化、高耐C5/C6糖生物共代谢机制、同步多酶协同糖化多菌种共发酵等生物共转化关键技术创新,同时针对废水废物资源化处理进行木质素酚醛树脂、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剩余物缓释肥料等高附加值副产品开发,朝着全生物量利用进行集成优化与示范,获得接近*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共转化乙醇及高附加值副产品技术,助推中国生物乙醇产业发展。
在中国,仅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每年就达1.33亿吨,多被废弃或焚烧。如将其一半转化为生物乙醇,则可替代21%的汽油消费量。同时,中国速生人工林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仅杨树人工林面积就有757.23万公顷,如果用杨树人工林的1/3转化燃料乙醇,则可替代13%的汽油消费量,不仅能带动绿色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而且将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可持续的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