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燃煤电站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
- 2014-08-19 10:21:092509
我国燃煤电站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
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存在,燃煤发电无论在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占据优势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为此,电力工业在安全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深化绿色和谐发展,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
电力工业在“十一五”大气污染物控制取得巨大成就,烟尘、二氧化硫控制达*水平,在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面临世界上严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相比,无论是现役机组还是新建机组,烟尘、SO2和NOx排放限值全面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科学分析,积极应对,正确处理法规标准、经济政策和实用技术与*技术的关系,充分发挥佳可行技术,积极培育新兴技术,健康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脱硝、除尘和脱硫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实现大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和谐发展。“十二五”前2年电力工业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截止2012年底:
(1)除尘:99%以上的火电机组建设了除尘器,其中电除尘约占90%,布袋除尘和电袋除尘约占10%。烟尘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分别由2010年的160万吨和0.50g/kWh,下降到151万吨和0.39g/kWh。
(2)脱硫:脱硫装机容量达6.8亿kW,约占煤电容量90%(比2011年的美国高约30个百分点),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占92%(含电石渣法等)、海水占3%、烟气循环流化床占2%、氨法占2%。SO2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分别由2010年的926万吨和2.70g/kWh,下降到883万吨和2.26g/kWh(低于美国2011年的2.8克/kWh)。
(3)脱硝:约90%的机组建设或进行了低氮燃烧改造,脱硝装机容量达2.3亿kW,约占煤电容量28.1%,规划和在建的脱硝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其中SCR法占99%以上。NOx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分别由2010年的1055万吨和2.6g/kWh,下降到948万吨和2.4g/kWh(高于美国2010年的249万吨、0.95克/kWh)。
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特别排放限值、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极度严厉的环保法规标准的实施,火电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和“推广应用”并重的方针,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水平的环保技术,构建绿色环保型“增量”机组;另一方面要以“增量”的技术创新驱动“存量”技术的升级,持续提高现役机组“存量”的环保技术水平,并把*的环保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推动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及其装备的进步和升级,实现火电由烟尘、SO2、NOx治理阶段向综合治理(包括PM2.5、重金属、SO3和CO2等)、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火电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硝、除尘、和脱硫单元式控制技术向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适用性、高经济性方向发展;二是由先除尘、再脱硫、再脱硝的单元式、渐进式控制向常规大气污染物加重金属、气溶胶等深度一体化、综合治理、协同控制技术发展。实现“存量”环保技术的单元性向系统性协同化转变、反应的单一性向交叉性转变,推动多种烟气污染物共同去除方面具有导向作用的重大技术产业化,培育和发展火电行业相关的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并终从*目标上实现火电机组更低的大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