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市场供需纠葛难解 市场供需纠葛难解
- 2014-10-14 09:30:441763
立意差异钾肥“躺枪”
按照新财税制度,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钾肥部经理王蓓分析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有增值则征、无增值不征。”她告诉记者,但在实际计税过程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因此,中国采用上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从2001年8月1日开始,国家对于尿素以外的氮肥、磷酸二铵以外的磷肥实行免征和返还部分增值税政策。但是,随着化肥产业的发展、新型复混肥的不断涌现,目前尿素和磷酸二铵以外的氮肥和磷肥的生产原料无法准确界定。此次恢复氮肥、磷肥的增值税统一征收,重在理顺产业,将尿素、磷酸二铵以及氮肥、磷肥置于同一个财税平台,将有利于市场管理。同时,政策的出台更兼顾了坊间所传“将氮肥、磷肥的出口关税调节过渡为增值税调节”。
有企业认为:“由于企业不缴纳增值税,对于下游工厂来说,就没有可以抵扣增值税的凭证,工厂方面就会有一些顾虑。”江苏中农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秀麟认为:“如果化肥企业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下游企业就进行增值税抵扣,这样也就降低了下游企业的税赋。”对于出口环节,同样抵扣后的增值部分也会相对降低。
但是,钾肥一直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国情现状决定了钾肥产品更新慢、更不可能形成批量出口。但是,取消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立意差异”,导致钾肥生产成本出现“平地起高楼”的陡增态势。原因在于钾盐产业集中了矿产开发和肥料生产的双重产品特性。青海钾盐代表认为:“钾盐行业的特殊性,使产业上游销项难以形成,增值税的抵扣优势无法体现。”
作为*拉动内需十项举措中推行时间为明确的一项,增值税转型被赋予了厚望。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款可以从当期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从而使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额减少,这相当于等量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二是由于增值税的减少引起以它作为税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这会节省企业的现金流出。
海运:持续多元化供应格局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8月,中国氯化钾进口量为70.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2.5万吨同比增长34.29%。1~8月累计进口总量为525.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54.3万吨同比增长15.63%。中国作为钾肥主要需求国之一,虽然价格在市场上一直占据“洼地”,但是较高的消费量依然是供应商竞相争夺的热点市场。细分前8个月氯化钾的进口情况,除了数量上较往年同期有所增长外,供应商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发生了一定改变。
俄罗斯是中国钾肥市场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1~8月的累计进口量达到156.3万吨,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脱离BPC销售联盟后,2014年乌拉尔钾肥Uralkali改变了其对华的销售政策,减少边贸陆运量,增加了海运量。不过总体供应量基本保持平稳,依然位居*。得益于上半年海运铺货速度较快,前8个月来自以色列ICL的进口量为102.1万吨,同比增60%,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一跃排名进口总量第二位。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根据ICL与中国签订的三年销售协议,2014年上半年合约确定供应量为66万吨,其他超过30万吨的钾肥到货量为2013年四季度的销售。作为与中国氯化钾市场个达成贸易往来的供应国加拿大,1~8月累计供应量为98.7万吨,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22%位居第三位。虽然供应量有所下滑,不过加钾Canpotex曾多次公开表示看重与中国市场的持续合作,并在今年4月份成立了上海办事处,旨在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并把握中国市场发展趋势。今年7月,矿区设备检修影响了加钾的发货速度,其目前与中国2014年钾肥供应合约的选择量仍未执行完毕,湛江港近日将有一船约6万吨加拿大钾肥靠岸。自2013年7月底BPC销售联盟分裂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执行数量优先的销售策略,凭借其价格优势活跃于各地市场。白俄2014年氯化钾销售目标为900万吨,并希望能够超额完成。执行长ElenaKudryavets日前曾公开表示:“我们欢迎更多的代表团前来洽谈合作。”对于合作已久的中国市场,白俄罗斯1~8月累计供应氯化钾98.5万吨,仅次于加拿大钾肥,位居第四位,同比增长55%。约旦白钾凭借其性价比优势,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有所提高,约旦钾肥公司APC前8个月对中国供应氯化钾38.2万吨,同比增长99%。另一个供应大幅增长点来自智利SQM,1~8月对中国供应氯化钾9.1万吨,同比增长332%。早在今年一季度时,SQM曾发表预期称,今年钾肥产量将达到230万吨,并宣布启动成本削减计划以应对钾肥价格的下滑,使其产品在市场上更有具竞争力。而德国K S受困于其颗粒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1~8月对中国市场总供应为14万吨,同比下降33%。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钾肥市场的海运进口量中,除了传统的供应商外,今年1~8月新增了来自老挝的进口氯化钾1.8万吨。新增货源来自四川开元公司的境外找钾项目。中国是钾肥需求大国,但本国缺乏可溶性钾资源,走出去国外“拿钾”,在境外建立自己的钾肥基地具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意义。截止到2014年6月,中国境外钾肥项目总计26个,分别分布在加拿大、老挝、刚果(布)、泰国、伊朗等9个国家,年生产能力197万吨,计划中年产能达到1010万吨。目前,26个项目处于不同建设阶段,已经投产的4个项目均在老挝。四川开元是所有境外找钾项目中,早出产钾肥并反哺国内市场的企业。据悉,在国庆假期期间,江苏连云港新到2.8万吨钾肥,中文船名“海洋”,来自越南河静港,预计此船钾肥货源也为老挝(开元)钾肥。
据统计,目前中国钾肥港存总量约120万吨。不过从市场获悉,在9月底氮肥和磷肥窗口期结束前,港口人工较紧张,现有钾肥港存中包括了部分已售但未运出港货品,实际在港可售钾肥总量不足100万吨。港口目前报价高位持稳。下半年大合同短期内签署无望,价格逐步走高,供应商仍在争取提高中国新的合同价格。后期冬季用肥启动后,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钾肥价格走势仍存有一定变数,贸易商对后市仍以盘整观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