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平衡贸易不能简单压出口
- 2011-01-30 10:33:181710
北京东长安街2号,中国*外事大楼里有个宽阔的签字厅。
2011年元旦后,中国*部长陈德铭在这里接受《财经》记者采访,谈及十年来中国贸易变化和已开始的结构转型,他自信、沉稳而不失精明。
十年前,也是在这里,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协议。历时13年的马拉松谈判到达终点,中国跨越了来自发达国家大的障碍。当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被批准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没有被贸易竞争所冲垮,而是持续分享“WTO红利”,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条,成为出口居世界*、进口居*二的贸易大国。十年来,WTO也深刻改变着中国,激烈的国内外竟争,推动各手中资源从低效益部门流向高收益部门,生产率曲线不断攀升,中国内部改革亦得以推进。WTO总干事拉米因此评价:“总的说来,中国的成绩是A 。”
不过在十年之后,有人认为“WTO红利”已释放殆尽,依赖低廉的土地、资源、人力价格的出口模式已难以为继。陈德铭对此极为关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再平衡压力陡增。贸易专家们预测,将告别贸易流量大幅增加的“黄金时期”,即使市场需求恢复,但“山也不是那座山,梁也不是那道梁”。
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成本低于中国,必然替代中国部分出口产品,中国贸易面临的转型挑战,在繁荣时不期而至。
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陈德铭认为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动力,贸易转型也到了关键时刻。为此,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将在内外两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内外两种资源中集成新的发展优势;在内外两个市场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成立于2003年的*,并不是此前外经贸部加内贸部的简单翻牌,而是承载着协调内外经贸、推进产业整合的重要使命,经过七年磨合,已成为中国“大部制”改革的样板。作为主政者,陈德铭自2007年12月任部长以来,频繁地在国内两个市场间穿梭。
他是*部委负责人出国频率高者,是国家主席和*总理出访陪同的常客,推动并见证了近几年来中国几乎所有贸易、投资大单的谈判或签约。同时他还保持着在江苏、陕西等地方工作时的习惯,乐于抽时间到各地了解流通渠道、市场供应等一手信息,将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贸易谈判的纵横捭阖都装在心里,融合发酵。
展望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二个十年,62岁的陈德铭说,他现在主要琢磨三件事:内外需平衡,进口与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
稳外需与扩内需并重
《财经》:你2007年底上任不久就碰上金融危机,那段时间,大家都说长安街上有一个部委,几乎每个晚上灯火通明,就是你们这个楼吧?
陈德铭:对。不过事后回想起来,碰到金融危机也许是一种幸运,人生又多了一次历练。
我记得2008年四季度我国出口开始急剧下降,到2009年1月出口掉了三成,不少外向型企业关门停产,沿海大概2000多万农民工回家了,我们那时整天琢磨如何使外贸不要掉得太厉害,贸易摩擦少一些,回乡农民工少一些。
这楼里晚上灯火通明,很多时候是为应对急剧增加的贸易摩擦。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09年43%的摩擦是针对中国的。
应对一起贸易摩擦案件,光是文件就需要准备上百份,双边解决不了的,还要移交到多边贸易机构,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那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
《财经》:2008年曾有外国专家预测,中国出口一旦掉下去,三五年内难以恢复元气,然而,2009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就逐步回升,这一V形反转是如何实现的?
陈德铭:为应对危机,党*、*出台了一揽子计划,七次调整出口退税,增加信保额度,千方百计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从2009年四季度起,中国的出口就开始了你所说的V形反转。特别是我们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增加了回旋余地,对欧、美、日以外的市场出口比重由48.7%上升到54.3%。
2010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与“十五”末期相比,中国出口由*三位跃居*,占份额由7.3%上升至10%左右,进口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一些西方国家常说中国是世界大出口国了,但我也常常提醒他们,不要忘了中国也是*二大进口国。
《财经》:金融危机中,有分析认为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增加了外部风险,如何看待外经贸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德铭:上习惯把外贸与GDP的比值称做外贸依存度。在这种计算方法中,分母GDP是增加值,分子外贸额是交易值,经济内涵是不相对应的。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外贸依存度等同于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度,更不能等于风险度。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外贸对中国经济的重要贡献不言而喻。30年来,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达到20%。
目前,外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其中60%来自于农村转移劳动力;间接就业人口超过1亿。
这种重要性也体现在进口方面,我们通过引进*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缓解了资源制约。比如进口农产品(17.18,0.48,2.87%),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进口中国稀缺的耕地资源、水资源。
*有66亿人口,除我国还有53亿人口的大市场,其中四成多人口的人均GDP和购买力远超我国,一些新兴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金融危机使经济化进程遇到挫折,也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经济化大趋势不会改变,世界各国都必须适应这一趋势,趋利避害,争取主动,而非回避退缩。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抓紧培育自己的新优势,我们也要有紧迫感,争取更加有利的位置。
我们面临的不是要不要继续扩大对外贸易的问题,而是如何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优势,提升外贸发展质量,提益的问题。这也是“十二五”期间,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