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VS日钢:联姻的拉锯战
- 2011-03-17 11:27:262614
纠结的日钢
这场漫长的博弈中没有赢家。
按照原来的规划,凭借天然良港与的成本控制能力,到2010年日照钢铁本有希望与沙钢一较短长,如今这一切都成为泡影。
三年来,除了环保项目,日钢一切与生产相关的技改项目都停了。要想扩充产能更不可能得到批准。2010年6月11日,国家环保部以“未经过环评”为由,叫停了日钢已上马、总投资78亿元的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
在厂区对面,杜双华本计划投资41.22亿元建设岚山港铁矿石码头,若港口建成,铁矿石从码头到钢厂只需一条架在马路上的传送带,此项目也已暂停,要等重组完成后再启动。
日钢是国内单位面积内钢产量高的工厂之一,生产流程衔接相当紧密,厂区是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初,日钢以为周边土地可以分批买下,不过重组启动后,它很难获得扩张的空间。
自成立以来,它累计为日照市上缴税金200多亿元,本来是地方重点扶持企业,不过当重组成为行政任务,甚至与政绩相关,地方政府对日钢的态度已发生微妙变化。
杜双华在其年终总结中提到,2010年对比2009年,钢产量与利税的增长率都停滞了甚至可以说下降了,他认为再吃产量的老本已走不通了,要依靠挖掘管理和技术潜力。
“工人给谁干都一样,工资奖金发放都正常。现在心态不稳定的是高层,老杜还是比较大方的,只要业绩达到了,该给的就会给,但成了国有企业之后,这些高管的待遇就难说了。”一位接近重组项目的人士透露,现在很多高管也在观望,他们不是跟着杜从河北衡水出来的,而是2003年日钢成立后新加入的。“目前安置方案还没出来,不知道待遇会怎样变化,真要走了,万一这里不重组了呢?”
“前面怎么走,能不能按期实现目标,谁也没有把握。在重组没有后交割之前,期限、方案会不会再次调整?我们都不知道。”杜双华在年终总结中说,“在这种形势下,我本人、各位副总们,包括你们大家都只能有一个选择,既要全力推进重组成功,还要按过长日子的过法过好每一天,不能干坐着等重组,如果都干坐着,企业黄了也就不用重组了。所以,当一天和尚就要把钟撞响了。”
过去一年中,日钢像抓主业生产一样抓循环经济,还成立了能源管控中心研究能源综合利用,频繁送高管出去学习,同时大搞反腐纠风。据说杜双华是担心“心气都死掉”,总要弄点新鲜的。从2010年9月到11月,日钢抽调了总经理助理以上11人,厂部级一把手20人,专职人员125人,兼职人员439人参与反腐纠风,两个月时间花费了461.41万元。
如果说尽职调查有好处,那就是帮杜双华把自己的家底查清了,看清了这几年自己是怎么*的。杜曾在内部会议中总结,“除了压低成本之外,重要秘诀还是时间,就是快。和蒸包子一样,别人蒸一屉,我们已经蒸了十屉。”他由此提出“时间日钢”的概念,即要加速生产、销售、物流的大循环,目前客户在日钢的资金使用效率是其它钢厂的两到三倍。
杜双华在日钢之外亦早已布局,2008年山东钢铁宣布重组日钢之际,他就首度进入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01215.HK),闪电收购其6.18%的股份,之后又几次增持,2010年6月11日向开源控股低价转让了日钢30%的股权。外界评价认为这是他将日钢资本化之举。
2011年1月18日,开源控股决定出售旗下证券业务资产,以便将资源集中到钢铁制造等核心业务,它在1月17日发布公告称,将其全资附属公司*策略公司以1770万港元的对价出售给盛源控股(00851.HK)。此交易意味着日钢进一步掌控开源控股。
据说,杜双华的一大憾事是没有成功收购石家庄钢铁,石家庄钢铁大股东原为中信泰富,2009年以后陷入亏损状态。杜本计划收购石钢后,将其搬迁到黄骅港,再对沧州市纵横钢铁进行市场化重组,在黄骅港再造一个临海大钢厂,这样的话即使收购完成,原日钢旧部也能有个去处。谈判已相当深入,沧州市对此亦有热情,不过由于河北省*、中信泰富等多方面的意见分歧,终流产。
2010年3月,中信泰富将所持有的石家庄钢铁股权全数作价18.96亿元转让给河北钢铁(3.95,-0.05,-1.25%)集团。河北钢铁集团也在河北省内主导着整合钢铁业的大戏,它的运气比山东钢铁稍好,以所谓的“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模式,一分现金没花获得5家民营钢铁企业10%的股份。
因此,日钢与五矿的合作,可能是杜的重大伏笔。日钢为此已调整了组织架构,将安排多位熟悉一线生产的高管赴营口。双方目前尚未涉及股权变更事宜,估计都在看营板能否在杜手中扭亏为盈。这只是杜与央企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合作的序幕,无论五矿还是开源控股,都有深厚背景,或许杜已经摸索到了民营钢铁的生存路径。
而且,杜双华本人对日照钢厂的心态,过去三年也发生了变化。
他曾是个“工作狂”,没事就穿着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到工厂转悠。日钢初使用高品位进口矿,成本一直降不下来,杜双华急了,一次买来200块秒表,现场技术人员和高管每人一块,掐着表看一炉钢要炼多长时间,一秒一秒的缩短,以此来降低成本,堪称与沙钢董事长沈文荣(专栏)一样的“钢铁狂人”。
现在,他不再经常去生产线,因为没有技改项目,产能也不增加,有一线的干部职工盯着就行了。